走进供水人系列报道之二

作者:  党群工作部      点击:  次       时间:2014-11-19 10:28

抢修现场,有忙碌的身影
 
        在西宁,无论哪里的供水管道出现问题,都会及时出现他们忙碌的身影,以最快的速度抢修管道……他们便是西宁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网管理部抢修大队的队员。
  
        抢修大队下设6支抢修分队,担负着省城供水管网的各类管道、管径的抢修、恢复及阀门更换工作。夜间抢修、带水作业是抢修队员们的家常便饭。
  
        场景一:东关大街与共和路十字路口东北角,这里是一处自来水管道爆裂的抢修现场。不断有住户问工作人员:自来水管什么时候能修好,什么时候能恢复供水。
  
        抢修队员说,自来水管爆裂的位置在电线杆底下,且地下管线复杂,不敢动用大型机械,所以,抢修工作比平时要困难得多。但他们克服困难,带水作业,终于修好了管道,恢复正常供水。他们的敬业精神得到附近居民的称赞。
  
        场景二:长江路人行道一处路面塌陷后,为了避免停水给事发路段附近的酒店及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供水部门夜间展开漏水管道的抢修工作。冰天雪地,抢修队员在夜色中带水作业,战胜寒冷,解决难题,为了保障车辆和行人通行安全,修复漏水的管道后,供水部门随即整修塌陷的路基、路面,圆满完成任务。
  
        “让用户安全放心用水,这是我们供水人的职责!”抢修队员王斌说出了队员们的心里话。这些供水人在辛勤工作的同时也不忘学习,他们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足迹遍及西宁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查资料翻图纸,熟悉地形和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不少人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为业务熟练的技术人员。
  
        “抢修工作需要的不仅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需要为别人着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据管网管理部部长司韫波介绍,抢修大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公开抢修承诺:凡接到用户报修漏水,30分钟内即到场处理,做到有报即接,接报即动,抢险现场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施工现场的洞、坑等危险处,设有防护设施并有明显围挡标志,抢修过程中遇到妨碍市民出行的路段,搭设便桥或在开挖时让出通道,做到“人撤场清,场清料尽”。(西海都市报记者 张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