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让每一滴自来水都甘甜

作者:  党群工作部      点击:  次       时间:2015-02-05 09:50

 
■西宁晚报 小言

      【搜索回音】

        在100多年前的清朝末期,中国自来水事业发端!100多年后,在青藏高原城市西宁,拧开龙头,清水如注,西宁供水集团3家自来水厂(包括6个水源地)每天为市区上百万城市居民供水,水质安全,重若泰山,关系国计民生。构筑起符合国家要求、市民满意的水质安全监测网,为市民输送综合合格率为99.8%的自来水,大力推进供水管网建设……一件件工作涉及民生,涉及西宁发展与建设,2014年,西宁供水事业亮点纷呈。

      【上榜理由】

        对于人类来说,水就是生命。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水意味着希望、生机、财富、和谐,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血脉网”。为了让水质更优、管网更畅通,2014年共投入供水项目建设资金8164.79万元,大力推进西宁市管网改扩建二期、西宁市海湖片区供水管网等一批工程建设,建设直径100毫米以上管道达到38.1公里,建设里程实现了新突破,有效改善了西宁市区东、南部的缺水状况,为城市未来的供水配套奠定了基础。
 
北水南调→
        解决南部缺水

    ●多个管网建设工程实施
    ●去年项目投资8164.79万元
    ●东部、南部缺水状况改善

    
        2014年4月,在昆仑路、香格里拉大道上,许多市民看到,一根根直径达1米的供水管道被埋进地下,这些地段正在实施七水厂二期工程和南川片区一期工程供水项目。今年一批管网建设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东、南部地区的缺水状况,为城市未来的供水配套奠定了基础。

“北水南调”工程大力推进
    
        七水厂二期工程、南川片区一期等工程是我市“北水南调”供水工程的子项目。“北水南调”供水工程是一个由若干子项目组成的大型系统性供水工程,根据各子项的批复情况,正在分年度、分步骤予以实施,工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及今后南川片区和南川工业园区存在的用水紧张问题。七水厂二期工程管线从海湖新区文成路口——昆仑路——香格里拉大道——海南路加压站,敷设直径1米的球墨铸铁管道7.46公里。南川片区一期项目管线起于海南路加压站,沿着西塔高速西侧向南铺设,至海山东路入一水厂,铺设直径1米的球墨铸铁管道4.1公里。目前,项目顺利推进。

一批供水建设项目实施

        稳定可靠的供水体系运行离不开科学规范的供水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供水集团根据全市用水发展需求,积极协调市发改、规划、城建等有关部门加快重点区域的供水方案制订,并积极自筹和争取国家资金,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年内,结合各片区用水需求,完成了多巴地区供水管网改造、关闭自备水源二期、西宁市四、五、六水厂输水管线改造、西纳川水厂建设、七水厂二期建设工程等工程的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实施了西宁市管网改扩建二期、西宁市海湖片区供水管网、七水厂一、二期、南川片区一期等部分工程以及自筹项目。全年完成项目投资8164.79万元,建设直径100毫米以上管道38.1公里。


 
 
水质优秀→
        综合合格率99.8%


    ● 自来水水质实行双重监督
    ● 设置水源地警示牌43处
    ● 全市共设87个水质监测点

    
        “能喝到如此优质的自来水是西宁人的福气。”许多外地人来到西宁都会这样说。2014年,西宁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8%,水质状况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在前列。

监测到位:87个水质监测点
    
        为了保证自来水水质,我市自来水水质监督工作由卫生监督部门和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西宁监测站实施双重监督。
    
      【按国标已设55个监测点】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西宁监测站每年对106项检测项目进行两次全面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水人口每2万人就需设置一个水质监测点,在2013年底全市已经设有55个水质监测点,涵盖3个水厂(6个水源地)的供水区域,每天平均监测6-8个点,主要对人们所关心的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等常规9项进行监测,保证市民使用安全放心的生活用水。
    
      【集团再增32个监测点】2014年供水集团不断加大对水厂、水源井、加压泵站、管网等供水设施的保护及巡检力度,对用户反映、投诉的水质异常现象第一时间进行水样检测化验,从源头到龙头消除水质安全隐患。集团还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基础上,增设了32个水质监测点,使水质监测更加严格。

排除隐患:从水源地到末梢

        2014年,供水集团重点针对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可能对供水水质安全造成的影响,分别从水源地、供水管网、二次加压系统等层面分析了水质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重新查找、梳理水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进一步健全完善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水质污染预防预警和水质事件的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全面建立西宁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年内,修订完善了《水质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加强与水源地管理单位的联动保护机制,设置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警示牌共43处。同时,对集团所属23座二次加压系统进行清洗和水样检测,全面掌握城市供水水质状况,确保了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安全。
 

 
 
供水服务→
        一站式方便群众


        “我们耽误一分钟,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就多受一分钟影响。”
                                                                          ——供水集团服务理念

    
        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抢维修及时率达100%、供水服务实现了的程序化、标准化......2014年供水集团在不断完善硬件支撑、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人员素质等基础工作上,从服务的内涵外延下功夫,为用户提供业务咨询、抢险维修、相关法规政策咨询为一体的专业供水服务平台,明确服务项目及业务办结时限、办结标准。针对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和困难家庭,尽可能提供贴心服务,对无管理主体的老旧小区用水问题,通过上门走访、协调社区等给予帮助解决,实实在在地履行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的承诺。在确保正常供水的同时,供水集团还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建立火场供水指挥体系和灭火救援应急供水联动机制,从进一步提高火灾现场供水效能入手,加大消防供水设施新建及维护管理力度,专门成立消防应急供水调度小组,切实增强了供水人员、技术、设施、装备在火灾事故中的应战能力。

        为建立健全用户反映事项办理长效机制,供水集团将用户来电来访事项受理纳入到统一的信访工作制度中,进一步提高了事项办理效率与质量,得到用户好评。2014年共受理有效事项32703件,办结率与满意度均达到99.9%。同时,供水集团还参加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联合举办的“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问政现场直播活动,将活动作为全面提升供水服务水平的一次重要契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活动期间,共征集到意见建议140余条,经梳理归类,整理出需答复及整改落实的问题87条,最终答复整改率为100%。

 
标准化服务→
        回应市民期待


    ●申报供水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建立企业服务标准110项
    ●致力于服务到群众心坎上

    
        到底怎么样开展服务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服务到用户的心坎上呢?2014年供水集团敢为人先、大胆探索,成功申报西宁市供水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标准主旨】供水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旨在突出优化和规范服务流程,着眼于服务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关注焦点,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服务对象满意为终极目标,力求向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供水服务。
    
      【申报顺利】西宁市供水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已经被国家标准委确立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经过历时两年的筹备、建设、整改等工作,2014年1月1日,《西宁市供水服务业标准体系》正式实施,该体系基本确立了西宁市供水服务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框架,完善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三大标准体系,建立企业标准110项,涵盖供水服务的各个方面。体系的建立有力推进了供水集团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能,为打造一流水务企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