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供水集团
首页
集团概况
企业简介
组织机构
子公司简介
联系与交流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价格标准
业务流程
用水常识
水质通报
停水通知
表格下载
政策法规
业务建设
水厂与生产
管网建设与管理
客服中心
水质监测
水表计量与服务
科技创新
工程技术服务
供水销售与服务
资讯动态
媒体报道
供水新闻
行业之窗
人才招聘
招投标信息
文化党建
企业文化
党建引领
群团工作
廉政建设
荣誉
办公入口
一滴自来水凝聚供水人一生情
作者: 党群工作部  点击: 次   时间:2016-02-15 17:24
一滴自来水凝聚供水人一生情
——西宁供水集团印象记
一提到西宁供水集团,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位于五四大街9号的客户服务大厅。的确,要吃上干净的自来水,市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客户服务中心,提出用水申请。
清晨,城市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醒来,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还未到上班时间,客户服务大厅外已有市民等候办理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已做好准备,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客户。
客户服务中心成立于2011年,是西宁供水集团整合对外服务项目,以面对面的窗口服务为手段,推出的一站式服务。客户服务大厅里开设有10个服务窗口,主要负责报装接户、水费收取、IC卡充值、发票领取、过户销户、赔表校表等综合业务的办理。在办理业务的同时,客户服务中心还承担着对外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对内协调各后台服务部门,通过系统,统计各个服务节点的时限、质量,以回访、分析等各种方式,发现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便采取措施有效解决等工作。今年,客户服务中心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业务办理流程,查询相关信息。
在这里,从市民变为客户,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个部门是报装科。报装科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两名为一线工作人员,负责西宁市区及三县部分区域的新用户报装工作。接到工作任务后,工作人员会到现场踏勘,了解用户的接水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用户需求,确定初步给水方案;踏勘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要绘制现场方案草图,对符合现场要求的用户系统信息进行流转,回答用户提出的各类用水问题,协调各部门报装接水工作;最后,组织相关部门人员验收工作,收集用户反馈信息。报装科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记录用户申报水量,基本掌握西宁市全年用户用水需求。从今年3月到10月,报装科就成功受理了199户新用户的用水申请。
10月的一天,报装科工作人员和西宁给排水设计研究院设计人员、管网管理部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南山东路、东川工业园区、建国南路、祁连路等4个地方现场踏勘。工作人员先是找到用户附近的供水主管线,掌握管径大小,辨别管道材质、水流方向,观察用户单体建筑是否与申报材料相符,确定新建表井位置和支管管径,若达到设计标准,就可以设计制图了。工作人员就这样穿过城市,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踏勘。不久后,供水管网就会铺设完成,水龙头一开,白花花的自来水就流出来了。
水龙头一开,自来水就来了,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上,一滴自来水从大通地下水厂到西宁用户的家中,要走5个小时。
大通水厂有两处地下水源地:塔尔水源和石家庄水源。塔尔水源有13口水井,石家庄水源有22口水井,一天供水18.5万吨,占西宁供水集团每日供水总量的65%以上。地下水从水入水厂,进入沉沙池中沉淀,在线浊度仪会24小时监控水的浑浊度,再进行加氯消毒,之后送往西宁。
其实,加氯消毒前,沉沙池中的水已非常清澈透亮,整个沉沙池就像一口巨大的水井,一眼望下去,眼里全是清凉的水,沁人心脾,水很深,一眼望到底。水厂厂长郑亚青说,每年3月,水厂都会清洗沉沙池,清理出的沙子仅几桶,厂里人都是直接饮用沉沙池中的水,很好喝!
除了好喝,自来水还必须干净、卫生,为保障用户的健康,水厂化验室每天都会检测水质,把好质量第一道关。化验室虽小,五脏俱全,化验员每天都会从早忙到晚,与各种仪器和器皿打交道。检测内容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9项,检测完后化验员会立即向西宁供水集团水质检测中心汇报检测结果。据检测数据显示,大通水厂的水质稳定,属于天然弱碱性水,十分合格。而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检测仪器每年还会接受青海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玻璃器皿也会在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接受检测,不得有丝毫的马虎。
与大通水厂不同,第七水厂为地表水厂,于2007年投产,每天供应3万吨水。这是一座花园式的水厂,占地252亩,有亭台楼阁,有雕塑,有草地,还有现代化的厂房。与地下水不同,地表水的生产工序要复杂得多。水从28公里外的水库输送到水厂,先是流入沉沙池,一走近沉沙池,就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沉淀前会加氯,后通过配水管流入沉清池,经过混合、反应、沉淀三道工序,再流入V型滤池,在天然海沙中过滤,收集到的水会流入清水池,此时的水已可直接饮用。但为了保证水的质量,还需加氯消毒,合格的自来水便流入城市管网,流进千家万户。
此外,第七水厂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反冲洗设备间,被称为水厂的心脏。这里提供加氯高压水,加氯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若设备出现问题,整个水厂的生产工艺都会受到影响。
反冲洗设备间外摆放着一个鱼缸,几条金鱼欢快地游着,与严肃的设备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水厂厂长邵龙介绍,这不是普通的鱼缸,是生物监测箱,若金鱼死亡,就说明水质有问题,水厂就会立马采取应急措施。
当然,地表水厂也有严格的两级检测制度:班组检测和化验室检测,还有巡视检查制度,人人都是巡视员,人人都得对水质负责,让市民吃上放心水。
水厂是否正常运行,有一双眼睛一直在远处盯着,那就是调度室。调度室有一套水质远程数据监控系统,可监控各个水厂的瞬时流量、水质以及一天的产量,工作人员将根据市民用水量远程控制水厂的供水量;加压站监控系统则实时监控着各加压站的用水情况;西宁市区管网压力监控系统,监控着53条主管线的压力情况。有了这双眼睛,一切就变得简单又安全。
说到安全,有一个部门不得不提——水质检测中心。这是西宁供水集团尤为重要的一个职能部门,担负着自来水从水源地到用户家中全程的水质检测和监督工作。按照国家要求,中心每月会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开展常规42项检测;每半年对这些水开展106项检测,以检测数据作为监督管理的依据;每半年还要监督检查西宁供水集团20多座二次加压站的供水系统,提出整改意见;并不定期抽查新安装的管网、水厂清水池、管材等,每周公布抽查结果。另外,根据每两万人设一个水质监测点的规定,当前西宁共设有62个监测点,每月开展两次7项检测。意味着,工作人员们每天都奔波在各个监测点间,提取6至8个样品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把好水质安全关。
2001年,中心通过国家饮用水监测资质认定,成为国家44个水质监测网成员,升级为西宁水质监测站。中心主任卢淑英说,多年的检测数据表明,西宁市90%的自来水来源于地下水,水质优良且稳定、水量充沛。
吃着优良的自来水,如果用户遇到了问题,还可以拨打供水服务热线8112112咨询,或拨打8115115投诉,客户服务科的工作人员会耐心接听每一个热线。虽然工作人员们不是直接与用户面对面接触,但他们推崇“用心服务、微笑服务”,用声音帮助每一个用户,为用户排忧解难,并承诺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客户服务科的前身是2011年成立的热线话务科,2013年更名为客户服务科。客户服务科现有在岗员工10人,平均年龄27岁,都是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的微笑天使,她们每天几乎要接听七八十个电话,用声音架起了西宁供水集团与广大用户联系沟通的桥梁。对外,客户服务科24小时全天候接听受理用户各类供水服务方面的咨询、保修、投诉、求助等事项,收集来自媒体、网络的供水信息,落实曝光事项,全程跟进督办、反馈回访,整理用户对供水服务工作提出的各类意见和建议;对内进行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跟进职能部门各项工作指标,监督责任部门整改落实供水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效提升供水服务工作整体水平。
如果是供水管网出现了问题,客户服务科将第一时间通知管网管理部。管网管理部现有员工123名,下设生产管理科、管网信息科、管网管护所、抢修大队、机电加压所、巡线大队,担负着西宁市1100余公里供水管道、7400余座给水井、25座二次加压泵站的管理、维护及保养重任,确保城市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安全运行和可靠供水。
其中,生产管理科负责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抢修工作的统一管理、统筹协调、过程跟踪、监督控制、评估分析等工作。管网信息科负责供水管网信息采集和电子管网信息图的新建、汇总工作,复核管网坐标及修正数据,做好管网漏点的探测及检测工作,配合修复,最大程度降低供水管网漏失率。过去,管网信息靠的是图纸和人脑的记忆,如今,实行了正规档案管理,整个西宁市的供水管网都能在电子管网信息图上找到,老旧小区周边管网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管网管护所负责西宁市给水井室阀门的维修、维护及阀门井、消火栓井、排气井等井室的清理、保养工作,及时加复、更换给水井室圈、井盖,保证供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正常运行,外加负责西宁市区15000余座给水表井设施的维护、保养。机电加压所负责西宁市25座加压泵站的电机设备维修、保养,使泵房机组安全运行,保证城市二次加压供水的正常运行。
对于用户来说,最熟悉的应该是抢修大队。抢修大队拥有6支抢修分队,承担着西宁市供水管网抢修、恢复及阀门更换等任务。令人倍感骄傲的是,抢修大队还是青海省预备役旅防化连应急队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严格落实24小时备勤制度,和“人员、材料、机具设备、通讯”五到位。抢修队员们热爱本职工作、吃苦耐劳、作风扎实,抢修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抢修地点远近,他们都会在一个小时内抵达现场,不仅是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干劲足、反应快”的保障中坚力量,还是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作战队伍。
当用户报修后,管网管护所工作人员会迅速到达现场查看,判断是否属于不明管线;管网信息科工作人员进入现场,与电子信息图比对后,通过探测设备快速找到漏水点;然后,抢修队员开始抢修,这不是单纯的抢修,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台账,作为今后的工作资料。通常,旅游季也是抢修任务最繁重的季节。
管网管理部部长成宝进讲述了几个故事。今年开春,南气象巷一供水管道爆裂,水不停地往外冒,一直流到了中心广场,由于天气冷,路面很快就大面积结冰。管网管理部所有人出动,维修的维修,除冰的除冰,花了一上午的时间,道路恢复了畅通。
一年多前,大新街一老旧小区的生活污水灌入供水井室,抢修队员跳入井中,用水桶一桶一桶地往外清理污水,排完污水又更换阀门,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供水。
2013年,临近毛纺厂的丁字路口,一辆重型卡车碾轧导致供水井盖破损,消防栓断裂,自来水冲上空中十几米高,一名抢修队员不顾初冬的寒冷,脱掉上衣用衣服堵住出水口,其他队员协助关闭阀门,避免了一场大范围的停水。
有一年大年三十,一小区的供水阀门出现故障,水压不足,为了让居民们安安心心过年,抢修队员顾不上与家人团聚,跳入井中更换阀门,修着修着,一抬头看见漫天烟火,才反应过来过年了,来不及欣赏璀璨的烟火,默默工作。
……
这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在成宝进看来,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很多时候抢修队员刚从现场回来,任务又来了,又得继续干活。但近年来,随着西宁供水集团对老旧管网的更新改造,抢修量已大幅度下降,抢修大队更多地干起了应急和管护工作。
管网管理部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巡线大队。这是一支由每年新入职的员工组成的“骑行军”,每天他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巡检排查西宁市区242条街道的管网安全,发现问题后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处理,以有效避免管网安全事故。从刚走出大学校门,到熟悉每一条街道,每一座给水井,这段骑行经历将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宝贵的经验,成为职业生涯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用户吃上自来水后,自然得缴费,这就离不开收费科。从最初的申请用水,到最后的缴纳水费,一滴水,凝聚着供水人的一生情,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生活才会如此美好、纯净。
(作者为西海都市报社新闻中心记者 彭娜)
企业简介
组织机构
子公司简介
联系与交流
服务承诺
价格标准
业务流程
用水常识
水质通报
停水通知
表格下载
政策法规
水厂与生产
管网建设与管理
客服中心
水质监测
水表计量与服务
科技创新
工程技术服务
供水销售与服务
媒体报道
供水新闻
行业之窗
人才招聘
招投标信息
企业文化
党建引领
群团工作
廉政建设
荣誉